新政下化妆品原料创新将大行其道 | 化妆品法律观察

作者: 焦汉伟 熊秋娜
发布于: 2021-03-15 00:00
阅读: 98

    美国市场调查机构TransparencyMarketResearch公布的《全球化妆品原料市场:2017~2025年全球行业分析、规模市场份额、增长、流行趋势和前景》报告显示,全球消费者追求美的趋势愈演愈烈,化妆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化妆品原料市场自然被牵引快速增长。国外化妆品原料行业经营长时间的发展,涌现了巴斯夫、亚什兰、德之馨、禾大等一大批化妆品原料巨头,他们掌握着相对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生产水平,处在化妆品原料行业第一梯队;日本日清奥利友、日光化学、帝国化学、味之素等原料商,经过长时间发展,处于行业第二梯队。我国原料供应商对国外生产商依赖度较高,原料技术研发能力、测试检验系统及化妆品产业认知能力等方面整体落后于国际水平,目前处于第三梯队。近年来,我国化妆品原料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并涌现了一批优秀化妆品原料企业,但整体上尚有很大提升空间。2021年1月1日实施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化妆品研究、创新,满足消费者需求,推进化妆品品牌建设,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国家保护单位和个人开展化妆品研究、创新的合法权益。化妆品原料作为化妆品行业上游产业,原料创新日趋重要。

     发达国家化妆品行业经历的长期的发展,如资生堂创立于1872年、欧莱雅创立于1907年,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现代化妆品行业从1990年《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之日算起,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还很年轻。以2021年1月1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实施为分水岭,我国化妆品行业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经济不发达,消费者民族自信心不高,消费者崇洋媚外现象严重;化妆品市场以基础护肤为主;化妆品企业比较年轻,企业科研实力薄弱,经营中重营销轻科研。经过30年发展与沉淀,现阶段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民族自信心回归,消费者更加理性看待国货;化妆品市场高端护肤、美容修饰等需求旺盛;化妆品企业科研实力有了显著提高,先后建立科研中心,创新能力和创新积极性高涨。近年来从“成分党”到“功效控”,从美白和抗衰老的烟酰胺、A醇到酵母精粹、肌肽等,原料创新对化妆品营销重要性日趋重要,化妆品市场发展趋势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原料研发之中。一方面,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巨大,已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且仍处在快速增长期;另一方面,我国化妆品行业处在发展的新阶段,对原料行业提出了新的需求,化妆品行业需要创新原料支撑产品功效,也需要创新原料支持品牌推广和产品营销。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化妆品行业快速发展,以功效为核心诉求为代表的原料开发将带动更多化妆品新原料进入市场,进而推动我国原料行业科技创新。

     规则决定了一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化妆品是以天然、合成或者提取的各种不同作用基本原料、辅助原料和功能性原料,经加热、搅拌和乳化等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加工而成的化学混合物。化妆品的质量受化妆品原料、化妆品配方、化妆品生产工艺、化妆品生产流程、化妆品生产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影响化妆品质量的上述众多因素中,化妆品原料对化妆品质量的影响最大。基于化妆品原料对化妆品质量和安全的影响,我国对化妆品原料实行目录管理与许可相结合原料管理制度。我国根据化妆品原料在国内是否为首次使用,将化妆品成分分为化妆品已使用原料和化妆品新原料两种。化妆品已使用原料是指《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目前执行为2015年版)规定的原料,该目录明确了目前我国在化妆品生产领域已使用的化妆品原料成分8783种,化妆品企业可以自行决定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使用上述8783种化妆品原料成分。化妆品新原料是指在国内首次使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天然或人工原料。我国化妆品原料创新主要集中体现在化妆品新原料方向上。就化妆品新原料,早期一刀切实行新原料许可制度。由于新原料许可门槛较高,且新原料开发企业获得许可后对全行业开放,导致化妆品企业开发新原料内在积极性也不高。据统计,截止新条例颁布之日,实际注册成功的新原料只有4个。我国化妆品原料基本没有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下游国内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基于这一现状,2021年1月1日实施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调整了对化妆品新原料监管制度,新规则根据新原料不同风险实行分类管理。其中,防腐、防晒、美白祛斑、着色、染发五类风险较高原料仍实行注册制;其他风险程度不高的新原料改为备案制。防腐、防晒、美白祛斑、着色、染发五类外的其他新原料按照要求备案后即可投入使用,降低了化妆品新原料的应用门槛;同时,新条例还规定新原料注册或备案后有三年监测期,监测期内新原料注册人或备案人虽然需要每年提交安全监测报告,但是3年监测期内未经新原料注册人或备案人许可或另行申请不得使用该新原料,这相当于给于了新原料开发企业3年专用期限,保护了新原料开发企业的利益。新规则对化妆品新原料原料实行注册加备案的分类管理制度,为化妆品原料创新释放了规则空间。

     随着我国化妆品行业发展,原料创新有了内在需求动力和外在规则空间,必将推动我国化妆品原料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将有更多化妆品新原料走进消费者视野。比如,近年来多个品牌推出了含有“大麻成分”的化妆品。大麻化妆品,就是添加了大麻成分的化妆品,主要指添加了工业大麻中的大麻二酚(CBD)、大麻籽油、大麻叶提取物等成分的护肤品。其中,大麻二酚(CBD)是最常用的大麻提取物之一,研究显示大麻二酚(CBD)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护肤成分,其富含脂肪酸,能填充皮肤细胞内的裂缝,用于护肤品中,具有美白、抗氧化、除皱、抗衰老、抗炎、除粉刺、修复深层基底细胞、深度清洁皮肤等作用。2015年版《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中收录了“大麻叶提取物”、“大麻仁果”和“大麻籽油”成分,但未收录大麻二酚(CBD)等大麻成分。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化妆品原料行业的发展,类似“大麻二酚(CBD)之类的化妆品新原料将很快进入消费者视野。下一阶段,无论是从化妆品产品功效实证角度,还是从化妆品品牌营销的角度,化妆品新原料研发、使用日益重要,化妆品原料经营者应提早布局。可以断言,我国化妆品原料创新迎来了最好的时期。

分享
  • 021-33883626
  • gl@guolinglaw.com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