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股权结构,如何设置更合理? | 企业风控

作者: 国瓴律师
发布于: 2020-06-24 00:00
阅读: 36

     股权结构设计是一个公司的顶层制度设计,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在“2019年创投极客论坛”上公开表示:“如果一开始模式不对,或者股权结构不合理,这个公司一定做不成。”可见,合理的股权结构设计关系着公司的利益分担、治理管控、团队搭建以及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为什么说股权结构是公司的支撑结构?

      股权结构可以简单理解为股东之间股权比例的分配结构,以公司为例,股权比例可视为是股东在公司中的“投资份额”或“话语权份额”、“利益份额”,股权比例的大小,直接影响股东对公司的决策权和控制权,同时也影响股东对公司利益的分享比例。

      合理的股权设计是公司的支撑结构,对于一个公司而言,股权比例的分配合理是其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也是公司日后经营管理、对外融资、股东权利以及股东之间人合性的重要保障。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往往会使得公司的治理混乱,造成公司的实际运营受到严重影响,战略目标难以继续落实推进。

 

      股权结构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首先,实务界公认的最差股权结构莫过于股东平分股权(尤其是“50%+50%”的结构),此种情形下,若持股比例一致的股东间产生分歧且各方均不愿做出让步时,股东会等决策机构将无法依照法定程序做出决策,长此以往将导致公司陷入“僵局”状态,此时公司运营将面临困境,甚至最终导致解散。

      实例:“真功夫”的股权纷争,可谓十分戏剧化,原始股东潘宇海与蔡达标两人各占50%股份,结果不到几年,潘宇海大闹总部,蔡达标因职务侵占和挪用资金两项罪名被逮捕,锒铛入狱,资本方退出。可见,平分股权看似民主公平,实际上股东间发生分歧时,没有一个股东拥有绝对控制权,无法做出有效决定,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分道扬镳。

      其次,股权结构设计应把握以下几个标准:

      第一、股权结构清晰,股东角色明确,分工明了。

      第二、分配股权时明确分配标准,注重股东间利益分配公平。

      第三、时刻保证股权比例设置的适当性。

      第四、股权结构设置完毕后需及时更新相关配套章程、协议等材料,确保股权结构真切落实。

      第五、股权结构应随着企业发展而灵活调整。

 

      股权代持有何风险?

      以公司股权注册为例,股权代持即指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约定的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进行工商登记的行为。

      一方面,股权代持的法律风险主要来源于其实际出资人与工商登记的股东(即名义出资人)的不一致所产生的实际股权认定障碍。实际出资人虽然向公司履行了实际出资义务,但其股权却登记在名义出资人名下。根据合同相对性的规定,股权代持协议非经法定程序仅在签订人之间有效,对外不具有效力,因此,实际出资人在需要主张股权利益时(比如因名义出资人对外债务产生而被第三方申请冻结、扣划其名下“名义股权”时),可能因“善意第三人”的法律机制设定而不能得到权利保障。

      另一方面,名义出资人很可能违反股权代持协议之约定,侵害实际出资人的利益(比如恶意表决等),而此时实际出资人同样因面临身份难以确立而无法向公司主张权益的风险。因此,应慎用股权代持这一形式,迫不得已要采用代持时,除应在专业人员协助下详细规制代持协议外,还要做好应变预案!

分享
  • 021-33883626
  • gl@guolinglaw.com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