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未动,商标先行 | 国瓴律师
商标作为一个企业的品牌与其他企业品牌相区分的标记,多以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声音的形式体现,其具有识别商品来源的作用,承载着企业商誉和信誉。而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互联网完全普及的今天,商标抢注和侵权现象日益增多,企业对商标的保护更是迫在眉睫,市场未动,商标先行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截至2019 年06 月,商标累计申请量3865.1 万件,累计注册量2582.3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2274.3 万件,平均每5.2 个市场主体拥有一个有效商标,我国每万户市场主体的平均有效商标拥有量从2011 年的1074 件增长到当前的1923 件,市场主体的商标意识不断增强。(统计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2019年10月21日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商标注册工作情况分析》)
我们从几个案例了解一下不同企业在商标保护方面所做的防护与踩过的坑。
案例1:
2004年12月,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支付宝推出,而阿里巴巴集团于2004年11月29日在相应类别申请“支付宝”商标。
案例2:
2019年11月26日,热播剧《庆余年》在腾讯视频、爱奇艺开播,赚足了观众的眼球,该剧改编自2007年首发于起点中文网(上海玄霆娱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之一)的同名小说《庆余年》,作者,猫腻。“庆余年”商标最早于2007年12月在核心类别被申请注册。
案例3:
茶颜悦色是湖南长沙茶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成立于2015年03月,主打茶饮和甜品,是根据港粤台饮品创意的奶茶店。随着其知名度及市场影响力的提升,官方并未重视对商标的保护,“茶颜悦色”商标在国内被多家企业抢注,下图为截取的部分抢注数据。
2019年年初,赴韩留学生将“茶颜悦色”申请为韩国商标,且称是为茶颜悦色开拓海外市场铺路。茶颜悦色官方无奈回应“对方此行为合法,我们无权干涉”,也因此意识到自己在商标保护方面所做工作有所欠缺,造成日前极为被动的局面。
案例4:
无印良品,始创于1980年的日本杂货品牌,在日文中意为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株式会社良品计画公司于1999年11月-12月在中国大陆申请“无印良品”系列商标,涉及第3、16、20、21、25、26、35、41类别,可见,株式会社良品计画公司在最初进行商标布局时并未在第24类“棉织品;毛巾”等商品上申请注册。此后,其于2002年04月对“无印良品”商标进行继续申请。
2000年04月06日,海南南华实业贸易公司在第24类的上述商品上申请注册“无印良品”商标,并于2004年将该商标转让给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对该商标进行使用。
由此,中外两家无印良品开启了一场无硝烟的商标之战,涉及商标异议、评审、一审、二审、再审行政案件,商标侵权民事案件等多起案件。最终良品计画公司“无印良品”商标并未取得在24类上“棉织品;毛巾”等商品上的核准注册。同时,因涉嫌侵犯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无印良品”商标专用权被判赔50万及合理支出12.6万元。
类似的案例不计其数,笔者不再作诸多列举。通过以上案例,不难看出,企业的商标需尽可能地在商品或服务未入市前进行战略性布局,同时也需做好保密工作,一旦带有企业商业标识的商品或服务进入市场,将面临被他人抢注的风险,对于企业来讲,前期辛苦打下的市场影响力则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企业不得不从抢注者处高价买受或者启动漫长的商标行政程序进行争取,一步迟到,将步步维艰。